7旬男耳鳴難入睡 醫查竟與吸菸有關

1名70歲男性,每天需抽一包菸,持續超過50年。近幾年來,只要一快走或爬樓梯,兩耳就會聽見一陣一陣相當瑣碎的蟋蟀音,好像來自頭顱正中間,節奏跟心跳一樣。起初以為是大腦老化引發腦鳴,後來,只要平躺,耳鳴聲更為明顯,變成「噗通、噗通」聲,好像有人在打鼓,嚴重干擾睡眠,只能60度角仰臥或者趴在桌上,才能勉強入睡。

內頸動脈硬化+尼古丁效應 致「搏動性耳鳴症候群」

就醫時,聽力檢查顯示兩耳均有輕度聽障。核磁共振檢查(MRI)並無異常發現,但電腦斷層檢查卻顯示兩側內頸動脈在進入頭顱骨時,管壁出現了均勻性的硬化,原來是罹患了內頸動脈硬化性搏動性耳鳴症候群。

電腦斷層檢查,內頸動脈進入頭顱骨時,海綿靜脈竇內與竇外段之管壁出現了均勻性的硬化。(陳建志提供)▲ 電腦斷層檢查,內頸動脈進入頭顱骨時,海綿靜脈竇內與竇外段之管壁出現了均勻性的硬化。

此病起因於內頸動脈內皮損傷,傷口攔截脂質,加上尼古丁效應,經年累月下來,管壁硬化變厚,彈性變差,難以吸收動脈壓。動脈壓全數直接傳進顱內,超越海綿靜脈竇之緩衝,震動腦脊髓液,波動經由耳蝸導水管進入內耳,震動外淋巴液,推動耳蝸管,柯締氏器位移,發出聽覺訊號,衍生搏動性耳鳴。

 

內頸動脈硬化位於海綿靜脈竇內與竇外之段落,搏動性耳鳴聲不同。(陳建志提供)▲ 內頸動脈硬化位於海綿靜脈竇內與竇外之段落,搏動性耳鳴聲不同。

臨床上,硬化發生於海綿靜脈竇內之內頸動脈段落,完全缺乏海綿靜脈竇的緩衝,動脈壓會直接傳進顱內,搏動性耳鳴聲較為尖銳且大聲。若發生在海綿靜脈竇外之段落,因尚有海綿靜脈竇的緩衝,所引起的搏動性耳鳴較鈍且小聲。

 

腦脊髓液波動經由耳蝸導水管傳進內耳,震動耳蝸管,產生耳鳴。(陳建志提供)

▲ 腦脊髓液波動經由耳蝸導水管傳進內耳,震動耳蝸管,產生耳鳴。

須長期服用抗血小板劑 控制血壓+戒菸

此病一旦形成,幾乎難以治療,只能長期服用抗血小板劑,避免血栓形成,搭配高單位二十碳五烯酸(EPA),穩定動脈內膜。需好好控制血脂,避免動脈硬化持續進展,預防狹窄。好好控制血壓,減輕動脈壓與搏動力道,也可減輕搏動性耳鳴。當然,戒菸是必須的。

需注意的是,搏動性耳鳴大多直接或間接跟血管病變有關,宜儘早正確就醫,儘早接受檢查與治療,設法先確定是否為動靜脈瘻管、動脈瘤、先天性環節動脈或動脈狹窄等狀況,以免體內有不定時炸彈而不自知。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陳建志醫師,發表醫學學術期刊論文逾兩百篇)

☆ 本文轉載自自由時報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