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會引起暈眩的原因

▲ 此圖說明過敏性耳石器症候群的各種現象。(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40歲婦人某日早上起床後,只要一轉頭就會感到天旋地轉,躺下去仍如此,連路都走不穩。以為是「耳石症」,前前後後接受過復位術二十多次,每每在治療後當晚,暈眩會緩解一點,但隔日起,又恢復原狀,最後只好天天服用止暈藥,方得以控制病症。

就醫時,我剛開始也認為是「耳石症」,但發現她兩側鼻甲有嚴重過敏,且身體有多處紅疹,建議先口服抗組織胺至少兩週,才進行復位術,居然就不再暈眩了,她很驚訝地問道「為何過敏會引起暈眩」?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過敏性耳石器症候群」 ,導因於過敏體質,體內某處 (例如鼻腔黏膜) 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分泌出大量的組織胺,隨著血液循環到前庭(內耳司平衡功能的器官),誘發水腫,影響到該處橢圓囊或球囊內耳石膠的品質。耳蝸也分泌出蛋白質濃度較高的內淋巴液,耳石斑及壺腹內頂帽均因比重相對較低,向上浮起。就在某次劇烈的姿態變化時,耳石掙脫耳石斑,因比重較低,也跟著向上浮起,漂進某一支半規管內,之後就會在改變頭部姿勢時,因浮力作用,持續帶動內淋巴液流動,引發眼震及暈眩。

這時若進行復位術,耳石一直飄浮在半規管頂端,根本不可能利用重力作用歸回橢圓囊內;另外,耳石膠品質不良,無法黏住耳石,耳石斑也向上浮起,復位術反而會使更多耳石趁機脫落,加重病症。

此病治療,以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組織胺為主,好好地控制過敏,先恢復耳石膠的品質以及內淋巴液的比重,使漂浮的耳石能向下沉殿,醫師根據眼震變化,確認它們位於半規管何處,再轉動患者頭部,把耳石歸回橢圓囊,被耳石膠黏住。

需注意的是,慢性偏頭痛發作或椎基底動脈缺血者,也會在改變頭部姿勢時,屢屢出現暈眩,即便反覆接受耳石復位術也無法痊癒,有類似病症者,宜正確就醫。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陳建志醫師)

本文轉載至雅虎新聞網

<耳鳴暈眩保健專欄>過敏會引起暈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