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復位術後竟耳鳴 醫解析3 原因

▲ 耳石復位術後耳鳴機轉。

在暈眩門診中,俗稱「耳石症」的良性陣發性姿態性暈眩症最為常見,治療以復位術為主。有些患者,會在暈眩迅速緩解後,卻開始聽到「嘰~嘰~嘰」持續性聲響,宛如蟬叫聲,為什麼會這樣呢?

●內淋巴管阻塞

耳石復位術時,醫師轉動患者頭部,扭動患者身體,觀察眼球轉向,判斷耳石滾到半規管何處,再繼續下一個步驟,逐一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若復位時,耳石經由連接管,卡進內淋巴管,阻礙內淋巴液的吸收,內耳壓力大增,撐大耳蝸管,出現耳鳴。

處置:當內耳壓力大到一個程度時,衝開內淋巴管阻塞處,耳鳴自然消失。

●耳蝸管扭曲

患者有過敏體質,組織胺或其它過敏胜肽進入內耳,耳蝸內微血管內皮腫脹,血迷路障壁受損,大量蛋白質進入內淋巴液。內淋巴液比重上升,內耳變得沉重。耳石進入半規管後,正好平衡橢圓囊的重量。當耳石歸位後,橢圓囊變重,向下壓迫球囊及近端段耳蝸管,出現耳鳴。

處置:建議好好地控制過敏,接受抗組織胺或副腎皮質素治療均可,減少內耳發炎,恢復內淋巴液的比重,耳鳴自然消失。

●動脈病變

患者迷路動脈管壁發炎,管腔逐漸狹窄,引發橢圓囊缺血,局部耳石膠生成不良,耳石脫離耳石斑,進入半規管,引發姿態性暈眩。等到耳石復位術後,動脈病變持續進展,耳蝸管缺血受損,局部水腫,出現耳鳴。

處置:建議口服二十碳五烯酸,穩定動脈內皮,避免狹窄,遏止內耳傷害。

耳鳴速檢測聽力 突發性耳聾需治療防聽障

復位術後的耳鳴,通常會跟耳石病變處同側,會建議立即接受聽力檢查,確認是否聽障。若為突發性耳聾,建議在黃金72小時內,接受高單位副腎皮質素,避免永久性的聽障,但要小心別出現股骨頭壞死。

偏頭痛發作時,可能會先暈眩(前庭性偏頭痛),接著耳鳴(耳蝸性偏頭痛)與頭痛,然後全數緩解,無殘留病症。

▲ 醫師正在診療耳鳴患者。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陳建志醫師)

本文轉載至自由時報與自由健康網

健康網》耳石復位術後竟耳鳴 醫解析3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