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高E型免疫球蛋白症候群」的恐怖耳鳴真相!會攻擊你的耳朵?!

當耳鳴不是壓力,而是免疫在發作

你是否曾經出現耳鳴耳悶暈眩的症狀,卻怎麼檢查都查不出原因?

許多人以為這只是壓力太大、姿勢不良或年齡增長的結果,但事實上,有一種被忽略的免疫性疾病,正在悄悄攻擊你的聽力與平衡系統

這種病叫做——高E型免疫球蛋白症候群(Hyper-IgE Syndrome, HIES)

這並非聳人聽聞。它的存在,已被本院研究團隊正式發表於國際期刊。


本院醫療團隊率先揭露「高IgE」與耳鳴的關聯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療團隊主導的研究,以「〈高E型免疫球蛋白症候群的聽覺與前庭功能障礙:特徵、病理生理、診斷與治療〉(Audiovestibular Dysfunction in Hyper-IgE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為題,發表於2025年國際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影響因子4.9)

▲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是目前全球少數聚焦於IgE相關免疫失衡與內耳病變的權威文獻之一,揭示了「免疫系統攻擊內耳」的真實機制,也提供臨床診斷與治療的新方向。

研究指出,當免疫過度活化時,身體用來保護的IgE反而可能「背叛自己」,導致慢性發炎、聽覺神經損傷、耳鳴與暈眩等症狀接連出現。


當保護變成攻擊:IgE的「背叛」

「高IgE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免疫失衡疾病,患者血液中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濃度可高達正常人的數百倍至上萬倍。

IgE原本是人體抵抗花粉、塵蟎、食物等過敏原的防禦因子,但當它異常升高時,免疫系統會誤將「內耳」視為外敵加以攻擊,導致慢性發炎反應聽覺神經受損

▲圖解說明過敏性免疫機轉。

也就是說,你的免疫系統本應是保護者,卻成了摧毀耳朵的兇手。


從過敏到暈眩:耳鼻喉的連鎖反應

這類患者常同時伴隨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

在耳鼻喉科門診中,會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姿勢性暈眩等症狀。

當免疫反應波及內耳時,肥大細胞會釋放大量組織胺,造成血管滲漏與腫脹,使內耳平衡系統受到干擾。

▲圖解說明組織胺進入耳蝸血管紋後,造成血管病變機轉。

因此,有些人「一過敏就暈眩」,背後真正的兇手,可能是免疫反應攻擊內耳


三重破壞:內耳被免疫系統摧毀的三種方式

▲ 圖解說明組織胺進入內耳的三大路徑,包括內淋巴囊、血管紋及中耳腔卵窗。

免疫性發炎會造成內耳三大損傷:

1️⃣ 內淋巴水腫:內耳壓力上升,引發耳鳴與暈眩。
2️⃣ 毛細胞損傷:高頻聽力退化,聽不見高音或鳥鳴聲。

▲圖解說明聽毛細胞受損後引起耳鳴機轉。

3️⃣ 神經傳導延遲:聲音傳至大腦速度變慢,導致聽覺定向障礙。

這些症狀與梅尼爾氏症耳石脫落症極為相似,若醫師未深入檢查IgE與免疫功能,極可能誤診,延誤治療時機。


四大警訊:免疫型耳病的辨識關鍵

若你同時有耳鳴、暈眩、氣喘或過敏,請提高警覺,可能是「免疫型內耳病」。

以下是常見警訊:

  • 耳鳴或耳悶持續超過兩週不退

  • 聽力逐漸下降

  • 翻身或改變姿勢時頭暈

  • 血液中IgE濃度超過 2,000 IU/mL

此時再服用止暈藥或止癢藥,多半治標不治本,唯有調控免疫反應,才能真正恢復平衡。


四大檢查:揭開耳鳴背後的免疫真相

醫師通常會建議進行以下四項檢查,以確定是否為免疫性耳病:

  1. 血液IgE濃度(正常值 <100 IU/mL)

  2. 聽力學檢查:判斷感音性聽損

  3. 耳聲放射(OAE):測試耳蝸毛細胞功能

  4. 腦幹聽覺誘發反應(ABR):分析聲音傳導速度

這些檢查能幫助醫師確定:耳鳴究竟是單純退化,還是免疫攻擊的結果


治療新方向:從免疫調控開始

隨著免疫學與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現已有多種針對IgE的治療選項:

  • 抗IgE單株抗體(Omalizumab):降低IgE濃度、減輕內耳發炎。

  • IL-4受體拮抗劑(Dupilumab):對合併氣喘或鼻息肉者特別有效。

  •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中和異常抗體,減少內耳受損。

  • 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重建免疫系統,適用於重症患者。

這些治療方法已在臨床中逐步展現成效,讓「免疫型耳鳴」不再是無法控制的慢性疾病。


跨科整合:找回平衡的關鍵

免疫型內耳炎並非單純的耳鼻喉問題,它牽涉到免疫風濕、神經調控與慢性發炎三大系統。

因此,唯有耳鼻喉科、神經科、免疫風濕科的整合式治療,才能真正從根本控制發炎源頭,預防反覆發作與聽力惡化。


當耳朵在求救:傾聽身體的警訊

我們常以為耳鳴只是壓力或姿勢不良,但現在你知道——它可能是免疫系統的求救訊號

當免疫細胞誤認自身組織為敵人時,耳朵往往是第一個被攻擊的器官。

下次耳鳴或暈眩再度出現時,請問問自己:這一次,會不會是免疫系統在警告我?

☆ 本文轉載至【台灣時報】高雄醫師登國際期刊 揭耳鳴免疫新真相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陳建志醫師及曾秉濤醫師(博士),發表醫學學術期刊論文逾兩百篇)

#耳鳴 #暈眩 #高IgE症候群 #免疫失衡 #免疫性內耳炎 #耳鳴治療 #聽力退化 #Dupilumab #Omalizumab #IVIG #神經耳鳴 #耳鼻喉科 #神經科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 #ProspectClinic #耳鳴懶人包 #免疫系統 #內耳發炎 #健康新知 #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