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側耳鳴竟是鼻咽癌警訊!別忽略耳朵傳來的「嘰嘰聲」

▲醫師正在診療該患者。

耳鳴在臨床上是常見症狀,患者往往將其歸咎於壓力、睡眠不足或年齡退化。然而,若出現「單側耳鳴」,尤其伴隨耳悶、聽力下降,卻遲遲未改善,就必須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徵兆。


感冒之後耳鳴惡化,竟是鼻咽癌作祟

一名 40 歲女性,在懷孕中期時出現感冒症狀,包括鼻塞、喉嚨痛及濃鼻涕,數日後症狀緩解。然而,她開始出現右耳悶塞感,低頭或抬頭時聽見耳內「水流聲」,且聽力明顯下降。由於當時正值懷孕,加上醫師判斷為感冒後遺症,她選擇暫不治療。

直到產後三個月,耳鳴症狀不僅未改善,甚至進一步演變成持續性的高頻「嘰嘰聲」,宛如蟬鳴般黏附耳邊,日夜不停,影響生活品質,才終於就醫。


鼻咽腫瘤壓迫耳咽管,導致中耳積水

診察時,發現患者右側耳膜呈現琥珀色,並有氣泡與液面,顯示中耳積水。

▲ 該患者之右側耳膜,於治療前後之比較,中耳積水消退。

透過鼻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右側鼻咽部有一腫塊,堵塞後鼻孔,壓迫耳咽管。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為第三期鼻咽癌。

▲該患者之鼻咽,於治療前後之比較,惡性腫瘤消失。

鼻咽癌初期症狀常不典型,部分病人並無流鼻血或頭痛,反而以耳悶、單側耳鳴或聽力減退為首發表現。原因在於鼻咽部緊鄰耳咽管開口,腫瘤增生會壓迫該部位,使中耳通氣受阻,進而造成中耳腔負壓與積液,引發傳導性聽障與耳鳴。


惡性耳鳴症候群:不可輕忽的聽覺異常

這類由惡性腫瘤引起的耳鳴,稱為「惡性耳鳴症候群(malignant tinnitus syndrome)」。相較一般因壓力、疲勞或老化導致的雙側耳鳴,惡性耳鳴多為單側發作且持續性強烈,常伴隨聽力變差或耳悶感,應特別留意。

鼻咽癌在台灣好發於 20 至 50 歲族群,與 EB 病毒感染有高度相關性。由於早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許多患者直到出現頸部淋巴腫大、流鼻血、複視等症狀才被確診,導致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及早發現、治療,耳鳴也能痊癒

所幸該名患者在確診後立即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數月後腫瘤縮小,中耳積水消退,耳鳴聲也隨之完全消失。這顯示:耳鳴若能及時追查病因並針對原發病治療,是有機會改善甚至痊癒的。


醫師叮嚀:單側耳鳴別再輕忽

耳鳴雖常見,卻不能一概視為小毛病。尤其當耳鳴呈現以下情況時,務必儘速就醫檢查:

  • 單側耳鳴(僅一耳出現)

  • 聽力明顯下降

  • 耳悶感持續不退

  • 伴隨頭痛、鼻涕帶血、頸部腫塊等症狀

透過耳鏡、聽力檢查與鼻咽內視鏡等評估,往往能及早發現潛在問題,避免病情惡化。


耳朵是身體的警報器,耳鳴也許只是警示,但也可能是疾病的第一道訊號。當耳鳴異常或持續不退時,不妨多一分警覺,早一步診斷,就可能多一分治癒的希望。

☆ 本文轉載至自由健康網台灣時報

#耳鳴 #單側耳鳴 #鼻咽癌 #中耳積水 #耳咽管功能障礙 #聽力下降 #耳悶 #耳鳴原因 #鼻咽癌早期症狀 #惡性耳鳴 #鼻咽腫瘤 #耳鳴該看哪科 #耳鳴多久要看醫生 #耳鳴治療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陳建志醫師及曾秉濤醫師(博士),發表醫學學術期刊論文逾兩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