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側、雙側耳鳴原因各不同!耳鳴的類型一次整理給你

嗡嗡、呼呼、嗚嗚、轟轟……明明外在環境沒有任何聲響,但耳朵卻能聽見聲音的現象,即所謂的「耳鳴」。為什麼會耳鳴?持續耳鳴該怎麼辦?有的人只有單側耳鳴、有的人雙側都有聲響,到底原因為何?元景診所耳鼻喉科神經科雙專科陳建志醫師表示,儘管大部分耳鳴屬於良性,但不可忽略它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可能潛藏一些嚴重的疾病,必須先了解引發的耳鳴原因,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雙側耳鳴,多因聽力退化、生活壓力鼻炎引起

兩邊耳朵同時都出現耳鳴症狀,是大多數人較常見的類型,為內耳損傷或發生功能障礙的一種徵兆,通常和年齡增長或因噪音、耳毒性藥物導致的永久性聽力損失相關。另外,假使本身罹患了感冒、慢性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當耳咽管發炎腫脹、鼻涕倒流蓄積在耳咽管附近時,亦會造成耳鳴。

不過,耳鳴也可能和身體器官病變無關,一部分患者是由於壓力過大、焦慮緊張或自律神經失調等原因引起。

 

單側耳鳴可能是中耳炎也需留意腫瘤作祟

相較於雙側耳鳴,只發生於其中一邊耳朵的單側耳鳴相對要特別注意,可能是小至耳垢堆積、耳部感染的問題,但也有大至諸如耳中風、甚至腫瘤等疾病。單側耳鳴常見原因包括:

  1. 耳道阻塞,一般是因耳垢過多造成。
  2. 鼻竇炎或感冒引起。
  3. 梅尼爾氏症:是一種內耳病變,患者會有天旋地轉般的眩暈,也會伴隨耳鳴、聽力問題。
  4. 耳中風:又稱為突發性耳聾,當發生在單側時便會有單側耳鳴或聽力喪失的症狀。
  5. 多發性硬化症: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神經系統,導致聽覺神經損傷,影響大腦和耳朵之間的訊號傳輸而產生耳鳴。
  6. 聽神經瘤:是一種進展較緩慢的良性腫瘤,病人早期會有耳鳴和單側聽力退化症狀。
  7. 腦瘤:當病人罹患小腦橋腦角腫瘤時,初期也會以單側耳鳴或聽力減弱為表現。
  8. 癌症:如鼻咽癌,當癌細胞侵犯至耳咽管,可能會出現中耳積水、耳朵悶塞、耳鳴。

 

耳鳴2類型1」和血管、肌肉有關

耳鳴目前依種類通常可分為「自覺性」和「他覺性」耳鳴兩大類。

  1. 自覺性耳鳴:只有患者自己能聽到,無法被他人或經由儀器測出,絕大部分的耳鳴患者屬於此類。造成的原因眾多,主要和聽覺器官退化、聽力受損或聽力中樞異常有關,只要是在聽覺傳導路徑上有任何一處發生問題就會產生。
  2. 他覺性耳鳴:讓患者困擾的耳鳴聲,可以被第三者(醫師或檢查人員)用儀器、聽診器或耳朵聽到,稱為「他覺性耳鳴」,最常見的原因是血管或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導致。然而,他覺性耳鳴較為罕見,只占了耳鳴患者的極小部分。

 

耳鳴出現5狀況,務必盡快就醫

耳鳴的表現十分多樣化,有些人是單耳、有的人兩耳都有,也有或大或小聲的分別;有些人只維持一陣子或斷斷續續,一部分患者則會持續聽到,嚴重者還會對睡眠與日常生活帶來干擾。為了把握黃金治療期,避免惡化,建議耳鳴若有以下情況需及時就醫。

  1. 單側耳鳴:這是一個警訊,不可置之不理、等待耳鳴自行消失,應求助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確認耳鳴是否來自較嚴重的疾病。
  2. 頻率與程度改變:耳鳴不但沒有好轉,甚至還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大聲。
  3. 合併耳朵疼痛:當耳鳴伴隨耳痛或流膿等症狀時,可能是鼻竇或耳部感染。
  4. 合併頭暈:耳鳴同時感到頭暈,可能是神經系統問題或梅尼爾氏症。
  5. 搏動性耳鳴:當耳內聽到的聲音呈現和心臟同步跳動的規律節奏,通常代表流向耳朵附近血管的血流出現變化,可能是動脈粥狀硬化等血管疾病或特發性顱內高壓。

 

每個人的耳鳴經歷和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舉凡耳鳴聽到的聲音類型和嚴重程度都會有所不同,而且成因也相當複雜。曾秉濤醫師提醒,如果是短暫發生、休息過後便可好轉的耳鳴,不需太擔心;但要是有上述5種情況,或是已對你的生活形成困擾,應尋求耳鳴特別門診的協助,向醫師清楚描述自己的耳鳴狀態,包括:是什麼樣的聲音、單或雙耳、聲音強度、是突然或漸進性發生,以及有無其他症狀等等,讓醫生判斷是否需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