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暈眩來自它!耳石脫落怎麼辦?耳石復位可以自己做?

一覺醒來就頭暈目眩?睡覺翻身也總覺得天旋地轉?那麼就要當心「耳石脫落症」恐怕已經找上你!耳石脫落是暈眩症相當常見的成因之一,根據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臨床經驗,甚至有8成的暈眩患者都是因為受耳石脫落所苦,因此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大家,如果不慎發生耳石脫落第一時間該怎麼辦?為什麼醫師都不建議大家自行施作「耳石復位術」?

 

認識耳石脫落症:耳石脫落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脫落的問題?

要了解耳石脫落是什麼症狀,首先要了解「耳石」究竟是何方神聖。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雙專科陳建志醫師解釋,耳石聽起來雖然給人像是小石頭的感覺,但它們其實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碳酸鈣結晶,只能透過顯微鏡觀察。耳石具體位於內耳的「橢圓囊」內,在正常狀態下,它們被「耳石膠」牢牢固定在「耳石斑」上,底下則有立體纖毛細胞,藉著彼此間相對位移的剪力變化,讓人類大腦感受到直線加速度。

 

至於耳石脫落指的就是耳石脫離耳石斑,當耳石不在它們原本的位置,就會隨著內淋巴液回流,並進入前庭或半規管某處,一旦頭部轉動或是身體改變姿勢,就會導致管理平衡的內耳出現問題,對大腦發出錯誤的訊號,進而引發「姿態性暈眩症」,並且出現眼睛視線不斷跳動、旋轉的「眼震」,一般會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又稱為「耳石脫落症」。通常會導致耳石脫落的常見原因如下:

  1. 年齡增長:隨著老化病變,如前庭小動脈管壁硬化,都可能導致耳石膠生成不良,造成耳石變得容易鬆脫。
  2. 頭部外傷:頭部曾受重擊或搖晃也可能導致耳石產生位移。
  3. 耳部疾病:梅尼爾氏症、慢性中耳炎、前庭動脈阻塞、服用耳毒性藥物產生聽神經中毒等,都會影響耳石的穩定性。

 

原來這些症狀跟耳石脫落有關!醫師又如何診斷耳石脫落?

元景精神科醫師曾秉濤醫師指出,因為受暈眩症困擾而前來求診的患者,有部分病因是來自於耳石脫落造成的症狀,而耳石脫落的常見症狀如下:

 

  1. 突發性的姿勢性眩暈:通常在改變頭部位置或身體姿勢時發生,例如躺下、坐起、翻身或抬頭。每次發作通常持續幾秒到幾分鐘,較不可能持續數小時或數日。
  2. 眼震:眼球快速且不自主地移動,是判斷暈眩症是否源於耳石脫落的重要特徵。
  3. 平衡失調:由於管理平衡的內耳出現問題,也可能誘發站立或行走不穩,有跌倒的風險。
  4. 噁心和嘔吐:若暈眩症狀加重,部分患者會感到噁心、嘔吐,或是冒冷汗等。

 

因此,醫師在判斷患者的暈眩症是否為耳石脫落症時,會事先詳細詢問患者的症狀、發作情況、持續時間和誘發因素,並了解是否有頭部外傷史或耳部疾病史。接下來,就會請患者平躺,並改變患者的頭部位置及身體姿勢,觀察眼球是否會轉動,以及轉動時的方向及型態。必要時,可能會進行平衡功能測試、神經系統檢查等項目,排除其他耳石脫落症以外的病變因素。

 

千萬不要自己來!耳石脫落正確的治療方式–耳石復位術

那麼耳石脫落又該怎麼治療呢?會自行痊癒嗎?陳建志醫師表示,口服止暈、止吐藥物只能治標,從根本治療耳石脫落症的方法則是以「耳石復位術」為主,也就是一邊轉動患者頭部,一邊觀察患者眼球震動的狀況,藉此判斷耳石處於前庭或半規管內何處,再逐一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然而,由於耳石脫落的成因、脫落位置並非所有人都一樣,因此技巧、方位、速度及前置作業都有差異,陳建志醫師比喻,耳石復位術就好比玩彈珠迷宮,有不同的關卡條件和障礙,有時可以單人進行、有時需要團隊協助;有人一次就能成功,有人卻需要多次才能成功。

 

 

自行做耳石復位術有什麼風險? 

陳建志醫師和曾秉濤醫師強調,耳石復位術看似簡單的復健動作,但其實非常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才能進行,切勿自行在家嘗試,這是因為進行耳石復位術以前需要正確判斷病症,若一開始錯判,就會導致復位術操作不當,造成耳石散落到別的半規管,或在頂帽內愈卡愈深,不但耳石脫落症狀得不到改善,原本的姿態性眩暈症更有轉變成持續性暈眩的風險,治療會更為複雜。以下列舉自行嘗試耳石復位術可能導致的風險:

 

  1. 病情未必可以改善:除了操作不當導致病情無法改善以外,暈眩症的背後成因更是不單只有耳石脫落症一種而已,若患者的暈眩症有其他成因尚未排除,貿然使用耳石復位術可能難以達到治療效果。此外,部分患者在暈眩發作後還會有偏頭痛的情形,若在復位術前沒有先控制住偏頭痛,有可能發生暈眩不但沒好、還引發頭痛的情形。
  2. 提升治療暈眩難度:儘管已經確診暈眩症來源是耳石脫落症,但是治療上還是需要透過觀察眼震了解耳石位置,才有辦法讓耳石回歸至橢圓囊。患者通常沒辦法靠自己觀察耳石位置,在這情況下進行耳石復位術,反而可能導致耳石脫落的暈眩症狀複雜化,形成更棘手的「耳石沉積症」、「頂帽耳石黏著症」,結果就是越做越暈。
  3. 可能導致腦中風:除了自行操作容易增加風險以外,耳石復位術其實也有它的禁忌族群,如頸部動脈病變、頸椎動脈病變、心血管病變等,這些轉動頭部就可能造成危險的患者都不宜嘗試,只能採用不會移動到頭部的「雙氏耳石復位術」或經醫師評估是否有其他治療方式。如果忽略這些前提就進行耳石復位術,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血管破裂,並形成腦中風,對生命安全帶來疑慮。

 

耳石脫落就醫前如何自救?

如果你是尚未確診為耳石脫落症的患者,但看了以上文章認為自己有耳石脫落的可能,例如發現一轉頭或躺下就會暈一下,可以在就醫前先固定頭部,避免改變姿勢誘發暈眩(例如向另一側臥),若情況嚴重可以先口服暈車藥止暈一下,陳建志醫師和曾秉濤醫師強調,千萬別在診斷還未明朗的情況下自行上網看影片模仿復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