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不只是頭痛?卡達西爾病「腐爛」的大腦正在自救
我們常以為偏頭痛,只是「痛起來要命」的慢性神經症狀。但近年研究發現,在某些特殊疾病中,偏頭痛其實是大腦啟動的保護反應。
這樣的觀點,來自醫學界,對一種少見的遺傳性腦血管疾病—卡達西爾病 (CADASIL) * 之一系列研究,正在改變醫學界對偏頭痛的理解。
備註:* 全名叫做「 合併 皮質下梗塞 及 白質性腦病變 之 體染色體顯性 遺傳性 大腦 小動脈病變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由於該醫學名稱太長,故神經科學家們,只好取每個英文單字的首字母,合併成一個新字 CADASIL,來命名這個疾病-卡達西爾病。
卡達西爾病是什麼?東亞族群並不罕見
這是由一種名為 NOTCH3 基因突變,所引起的單基因疾病,導致腦部小血管功能退化,進而引發 反覆的中風、認知衰退,甚至提早失智。
雖然全球盛行率不高,但在台灣、日本、韓國等東亞族群中,這種基因突變特別常見,罹病人數實際上,會比已經診斷出的還多。
偏頭痛,可能是中風的早期信號
研究指出,約1/3 卡達西爾病 患者,往往早於中風發作前至少10年,大約在 30 歲左右,就出現偏頭痛,多屬「有預兆型」(Migraine with Aura),在頭痛發作前,會先出現閃光、語言混亂或單側無力等病症。
偏頭痛是大腦正在努力地保護自己
這類患者的偏頭痛,可能與一種叫做 皮質擴散型抑制性電位(cortical spreadind depression, CSD) 的現象有關。這是一種會在大腦皮質間蔓延的暫時性神經抑制波,被認為與偏頭痛預兆有關,其實是大腦 調節血流、減少代謝、減緩缺血傷害的自救反應。
有偏頭痛者,中風後反而較輕?
這類患者,若有偏頭痛發作,中風次數較少、失能程度也較低,甚至腦部微出血的比例,也較低。
雖不能說偏頭痛具治療作用,但這些現象支持「偏頭痛具有保護效應」的假說。
但不是每位患者都會頭痛
然而,並非每位患者都會出現偏頭痛,因為這與基因型與族群特性有關。很遺憾地,在台灣常見的 p.R544C 基因型中,偏頭痛比例,明顯低於歐美患者。
治療呢?
目前尚無針對 卡達西爾病 的專屬偏頭痛療法。常用藥物如 Valproate、Topiramate、Flunarizine,效果相對穩定。新型 CGRP 單株抗體(如 Erenumab) 初步個案報告安全,未見增加中風風險,但仍需更多研究確認。
偏頭痛是警訊,也是保護
對於年輕出現偏頭痛、合併神經預兆,神經影像上會出現白質病變者,很可能是罹患 卡達西爾病,及早檢查基因與影像,爭取干預時機。
最後
偏頭痛雖令人痛苦,卻可能是大腦在說話。不是每個偏頭痛都是有害的,了解它的本質,能讓我們更早發現潛在的疾病,避免盲目止痛,以免輕忽底下更大的風險。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陳建志醫師及曾秉濤醫師(博士),發表醫學學術期刊論文逾兩百篇)
#偏頭痛 #CADASIL #小血管病變 #中風前兆 #基因突變 #NOTCH3 #皮質擴散性抑制 #神經保護機制 #東亞族群基因 #有預兆型偏頭痛 #CGRP單株抗體 #白質病變